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棉花糖文学 www.mhwx.net,最快更新金刚经注解铁鋑錎最新章节!

    能净业障。魔军赶散。提起法性。直到彼岸。

    老子云。若能尝清净。天地悉皆归。复次又叫须菩提。若善男子。善女人。受持读诵此金刚经。若为人轻贱。不得人敬重。是人先世罪业。应该堕三恶道。以今世被人轻贱故。先世罪业。即为消灭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佛言。持经之人。该一切天人。恭敬供养。为前世业重。尝被人轻贱。不得人恭敬供养。自今受持金刚经典。不起人我等相。冤亲平等。心无恼恨。念念尝行般若波罗密行。如是修行。先世罪业即为消灭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佛又叫须菩提。我念过去。往昔无量阿僧祇劫。直至于燃灯佛前。得值八百四千万亿。那由他诸佛。悉皆供养承事。无空过者。佛言。我思过去无量劫前。行菩萨道时。四事供养遇此数佛。一一佛所尽心尽力。为求佛故。须菩提。若善男子。善女人。于后末法之世。有受持读诵此金刚经者。所得功德。胜我所供养诸佛功德。百分不及一。我若具说者。或有人闻。心则狂乱。狐疑不信。须菩提。当知是此金刚经义。不可思议。功德果报。亦不可思议。是故。能净业障。若是能净业障之人。人我不生。尝能清净。魔军自然而散。虽然如是。不要忘了本主。故云。提起法性。直到彼岸。

    能净业障再不生  放下身心好用功

    大道本来尝清净  方知不碍主人公

    业障者。有五业五障。五业者。弑父。弑母。弑阿罗汉。出佛身血。破和合僧。五障者。烦恼障。报障。障碍。事障。理障。能净业障者。时时刻刻。尝行般若清净行。除却人我贪嗔。除却无明烦恼。如是之人。能净业障再不生。身心者。身有三业。贪淫。杀害。偷盗。心有无数业障。悭贪心。利名心。嫉妒心。计较心。胜负心。贡高心。我慢心。杀害心。狠毒心。三毒心。怕怖心。邪心。妄心。无明黑暗心。有种种不善之心。若能放下身心。好下般若功用。是故放下身心好用功。此个大道之理。不用做作。即要身心清净。故云。大道本来尝清净。如此行持。方知不碍主人公也。

    能净业障。前世冤??今世忘。幻化非真相。色空皆一样。佛。真如妙难量。自在纵横。出入尝收放。遍界明明不覆藏。遍界明明不覆藏。

    能净业障之人。以今世人轻贱故。先世罪业。即为消灭。故云。前世冤??今世忘。幻化色身。非是真相。心经云。色不异空。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是故。色空皆一样。我的佛。这个真如之体。本无相貌。随处现青黄的。故云。真如妙难量。则要行人。把自己一个当人。尝要自在纵横。提得起。放得下。牧得陇。匝得开。摧得动。拨得转。如是行持。才得遍界明明不覆藏。

    究竟无我。玄门有锁。不得鍉开。生死难躲。

    直下究竟。原无我体。四大六根。总无交涉。一口无常。尽皆败坏。百无一用。即因世人。皆执有身。迷己逐物。弃亲向疏。认贼为子。妄将四大六根为实。作种种业。造种种苦。故有轮回生死。若有究竟之人。尽底掀翻。万缘顿息。故云究竟无我。尔时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善男子。善女人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云何应该是修行人的住处。云何降伏其贪妄之心。佛告须菩提。善男子。善女人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当生如是般若心住。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。而无有一个众生。实是我灭度者。如此者。除能所心也。除众生心也。除我慢心也。才得降伏其贪妄心也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。有我相。人相。众生相。寿者相。则非是菩萨。若见有众生可度。即是我相。有能度得众生心。即是人相。谓涅槃可求。即是众生相。见涅槃可证。即是寿者相。有此四相。即非菩萨。所以者何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我人众生寿者法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于燃灯佛所。有四相法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。须菩提。会佛之意。故言。不也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说义。佛于燃灯佛所。无有四相法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佛言。如是。如是。佛又叫须菩提。实无有四相法。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若有四相法。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燃灯佛则不与我受记。汝于来世。当得作佛。号释迦牟尼。以实无有四相法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。燃灯佛与我受记。作是言。汝于来世。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。何以故。如来者。即诸法如义。此句甚疑。如来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法。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者。燃灯佛则不与如来受记。实无有四相法。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燃灯佛受记。与来世。何不今世就成佛道。咦。科家道。即应着了无得法。点为来世证菩提。如此者。还在门外。诸法如义者。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也。佛叫须菩提。若有人言。如来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实无有四相法。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如来虽然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于如是法中。无实无虚。无实者。此菩提妙法。一切不着。心无生灭。故言无实。无虚者。此菩提法。本有万行。大慈大悲。大喜大舍。用之不少。故言无虚。是故如来说一切诸法。心无所染。皆是佛法。须菩提。所言一切法者。虽然说度人。或大乘。或上乘。或小乘。心无能所。即非一切法。又要利己利他。是故名一切法。佛又叫须菩提。譬如人身长大。须菩提答言。世尊。如来说人身长大。皆有限量。则为非大身。法性量等空虚。是名大身。色身虽大。内无智慧。不能成就。则非大身。法身虽小。内有智慧。心无能所限量。是名大身。佛又叫须菩提。菩萨亦如是明白此理。若作是言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。若有度众生之心。则不名为菩萨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实无有四相法。名为菩萨。是故。佛说一切菩萨。缘觉声闻之法。无我无人。无众生。无寿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作是言。我当庄严西方佛土。是不名为菩萨。何以故。如来说庄严佛土者。若是布施斋僧。拜经拜佛。念弥陀。观想西方。即非庄严。心净即佛土净。是名庄严。是胜妙定经云。假使有人。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界。不如一念禅定心。心有能所。即非禅定。能所不生。是名禅定。禅定即是清净心也。佛告须菩提。若菩萨通达无我的法者。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故云。玄门有锁。修行之人。若无智慧钥鍉。透开金刚无缝之锁。切须参访知识名师。一一凿破。才躲得生死轮回。故云。不得匙开生死难躲。

    究竟无我路不通  上呼下吸在居中

    不正不偏长安道  声声唤应主人公

    四大色声是命。本来面目是性。见金眼看耳闻鼻臭口说手拈脚走。是我的安身立命。若是究竟无我。四大无了。那里是我安身立命。是故路不通。上呼下吸者。呼出肝与肺。吸入心与脾。皆在两肾上起。左肾父精为人种。右肾母血为人根。故有皮囊。左肾为丹田。右肾为命门。左肾为婴儿。右肾为姹女。号做赵州桥。中间本主巍巍不动。故云上呼下吸在居中。若说正。眼看耳听鼻闻口说手拈脚走。若说偏。本来不住眼耳鼻舌身意。是故不正不偏长安路。叫张三应诺。叫李四应咳。故云。声声唤应主人公。这个就是安身立命也。

    究竟无我。百岁光阴一刹那。行住并坐卧。时时休蹉过。佛。急急念弥陀。势至观音。接引极乐国。九品莲台礼拜佛。九品莲台礼拜佛。

    究竟无我之人。看破了皮囊。一百岁光阴。则当得刹那之间。闪电之间。有何尝也。偈曰。百岁光阴燃指间。奔驰不定片时闲。烦君点检形骸骨。多少英雄去不还。是故百岁光阴一刹那。苦劝行人。在行住坐卧。四威仪内。细细检点。不要放过。故云。行住并坐卧。时时休蹉过。佛叫须菩提。实无有四相法。名为菩萨。是故佛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之法。皆修无我无人。无众生。无寿者。须菩提。若是菩萨作是言。我当庄严西方佛土。是不名为菩萨。何以故。如来说庄严佛土者。六度万行。假名庄严事理。故云。即非庄严。直得心净。是名庄严。我的佛。虽然如是。世人根基大小。难以化度。故分三乘。故劝世人。急急念弥陀。势至观音。接引西方极乐国。九品莲台上。花开见佛。悟无生。且到不退菩提登彼岸。故云。九品莲台礼拜弥陀佛。

    一体同观。八万四千。利益金刚。透出三千。

    万法归一。更无异观。故云一体同观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有肉眼不。须菩提会意。观色身不久。皆归败坏。故言如是世尊。如来有肉眼。佛叫须菩提。其意云何。如来有天眼不。须菩提会意。乃普照大千沙界。故言如是世尊。如来有天眼。佛言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有慧眼不。须菩提会意。乃智烛常明。故言如是世尊。如来有慧眼。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。如来有法眼不。须菩提会意。乃了诸法本空。故言如是世尊。如来有法眼。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。如来有佛眼不。须菩提会意。自性常觉。本来不二。故言如是世尊。如来有佛眼。不即如来有五眼。一切人尽有五眼。为迷所覆。不能得开。修行人。除却迷心。即得五眼开明。佛又叫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恒河中所有沙。佛说是沙不。须菩提会意。恒河有四十里阔。沙细如面。故言如是世尊。如来说是沙。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。如一恒河中。所有许多沙。况有如是沙等恒河。是诸多恒河。所有无量沙数喻。诸佛世界。如是宁为多不。须菩提会意。况一恒河有四十里阔。河中沙细如面。又况一粒沙。是一恒河。故言甚多世尊。佛告须菩提。尔所国土中。所有众生若干。种种不善之心。如来悉知。何以故。如来说诸差别心。皆为非妄之心。识得妄心非心。是名为真心。是故。八万四千。所以者何。须菩提。过去心不可得。现在心不可得。未来心不可得。如来正遍知眼。见众生心内。起诸妄心。一一如恒河沙数。前念后念中念。皆从无明中生。如来清净心中。显现在白如水波。心柴不住水也。过去心以过去。妄想他甚么。现在心。真心无相。一切临危掇不去。思量他甚么。未来心。未来未至。想他不来。是故利益金刚。透出三千界。

    一体同观路不迷  出入纵横有谁知

    门前有条中直路  根深不怕大风吹

    若是一体同观之人。上观天庭。下观众生。中观人民。广观诸佛。细观万类。一切山河大地。异类众生。再无异观。故名一体同观。行人十二时中。如此觉照。皆是一体。故云一体同观路不迷。如此观看。放出不着境界。收来不住妄想。是故出入纵横有谁知。门前有一条虚空大道中直路。凭他黄风刮。黑风吹。本性巍巍不动。故云。根深不怕大风吹。

    一体同观。点破三心不用参。三个铁鋑錎。嚼碎囫囵咽。佛。滋味总一般。前后三三。将来做一担。五眼圆明证涅槃。五眼圆明证涅槃。

    一体同观之人。上至仙佛。下至昆虫草木。各各元本总是同。故云。一体同观。点破三心者。乃是过去心不可得。现在心不可得。未来心不可得。此三心。皆是妄心。若除了无名妄想心。总是如来亲弟子。故云。点破三心不用参。三个铁鋑錎者。乃是贪嗔痴。此三心。皆在贪嗔痴。此贪嗔痴。由如三把鋑利快刀。故要嚼破囫囵咽。此贪嗔痴。虽分三事。总是妄心。是故?味总一般。前后三三者。昔日无著文。入五台山。遇一老翁。牵牛而行。邀文入寺。翁。唤均提。童子。应声而出来迎。翁。纵牛引文升堂。堂宇皆金色。翁。踞坐指绣墩。命坐。翁曰。近者何来。文曰。南方而来。翁曰。南方佛法如何住持。文曰。末法比丘。少奉戒律。翁曰。多少众。文曰。或三百。或五百。文。即问。此间佛法。如何住持。翁曰。龙蛇混杂。凡圣同居。文曰。多少众。翁曰。前三三。后三三。翁。唤童子。致茶饼酥酪。文纳其味。心意豁然。翁拈起玻璃盏。问。南方还有这个么。文曰。无。翁曰。寻常将甚么吃茶。文。无对。见日色晚。遂问翁。言投宿得否。翁曰。汝有执着心在。不得宿。文曰。某甲无执着心。翁曰。汝曾受戒否。文曰。受戒久矣。翁曰。汝无执着心。何用受戒。文。辞退。翁使童子相送。文。问童子。前三三。后三三。是多少。童子唤文德。文应诺。子曰。便是多少。文问。此为何处。子曰。金刚窟。般若寺。文凄然而悟。彼叟即是文殊。童子稽首。愿乞一言谓别。子说。面上无嗔是供养。口里无嗔吐妙香。心内无嗔是真宝。无垢无染是真常。童子言讫。与寺俱隐。但见五色云中。文殊骑金毛狮子。往来云中。忽然白云从东来。覆之不见。雪窦颂曰。千峰盘曲色如蓝。谁谓文殊如对谈。堪笑清凉多少众。前三三与后三三。若是前后三三。一担挑得。转山河为自己。转自己为山河。如是之人。决然五眼圆明。五眼者。乃是肉眼。天眼。慧眼。法眼。佛眼。如是五眼圆明。照见恒河沙数。三千大千世界。才晓得诸佛如来。涅槃受用。故云。五眼圆明证涅槃。

    法界通化。达磨传下。折芦过江。神通变化。

    佛身充法界。通达化无边。楞严经云。若一人发真归元。十方虚空悉皆销殒。故云。法界通化。达磨面壁九年。他有向上之意。是故达磨传下。昔日达磨到与江口。无船而渡。折芦过江。乃是达磨的神通变化。西天二十八祖。都有神通。因有神通。障了无为道。东土五祖不传神通。故云。折芦过江。神通变化。

    法界通化有功能  处处相逢路亦通

    今遇明师亲指点  直至西方旧古今

    本性包含法界。天地一性之中。佛叫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若有人。满三千大千世界。金银琉璃等七宝。以用布施。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。须菩提会意。前世是因。今世是缘。今世修因。后世受缘。故言如是世尊。此人以是后世因缘。得福甚多。佛叫须菩提。若福德有实。不能成就佛果菩提。如是不说得福德多。以福德无故。他。不究自己生死。不得佛果菩提。如来说得福德多。即是来世天上人间富贵报。三千大千七宝布施之福。俗眼为实。慧眼见空。福归俗谛。空归真谛。寸丝不挂。慧性圆明。慧福双修。不住那畔。福即现世。慧了生死。超脱三界。是故布施之福。百分不及其一。故云。法界通化有功能。你看有功能的人。迎宾待客。做买做卖。思算计较。言谈语话。吹歌唱曲。造作安排。手拈脚走。是故处处相逢路亦通。今日。又遇明师亲指点。咄。指点那个。喏。便是这个。西方者。自性西方。不从外得。心净是也。旧古今者。本来无古无今。四维上下。古往今来。浑身一个西方。故云。直至西方旧古今。

    法界通化。识破尘劳是虚花。万缘都放下。寸丝全不挂。佛。精裸赤刹刹。五蕴皆空。好把白牛跨。驾一朵祥云直到家。驾一朵祥云直到家。

    法界通化之人。识破尘劳。皆是虚花境界。临危之时。一件也拿不动。即有一个身体。又是异物。就是夫妻儿女。难替无常。故云。识破尘劳是虚花。若要超生脱死。须是万缘放下。丝毫不挂。我的佛。如是之人。精裸裸。赤刹刹。五蕴皆空。跨住白牛。白牛者。乃是大乘白牛车。非是羊车。鹿车驾祥云者。祥云即是瑞气。乃是向上之意。是故蕴空好把白牛跨。驾朵祥云直到家。

    离色离相。三玄向上。末后一着。便是了当。

    色相因缘。妄想生。若离妄想。即得见性。佛叫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佛可以三十二相具足色身见不。须菩提会意。故言不也世尊。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。何以故。如来说具足色身。皆有败坏。即非具足色身。若行三十二清净行。是名具足色身。佛恐须菩提。认三十二相色身以为如来。为遣此迷。故问可以具足色身见否。须菩提会意。具足色身。皆有败坏。即非具足。内具三十二清净行。是名具足。佛又叫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可以具足我人众生寿者诸相见不。须菩提会意。故言不也世尊。如来不该应以具足我人诸相见。何以故。如来说。我人诸法具足。即是妄心识心。乃是轮回之根。即非具足。若得妄心识心无明心烦恼心俱无。是名诸相具足。若是修行之人。贪嗔痴三毒未泯。言见法身者。故无此理。皆是大诳语。但能见者。祇是化身。妄想上来的。非是清净法身。若要见清净法身。须是忘情绝念。独露玄机。忽然?地一声。遍周沙界。随处现身。故云。离色离相。三玄者。体中玄。句中玄。玄中玄。体中玄者。函盖乾坤句。句中玄者。随波逐浪句。玄中玄者。截断众流句。又云。得意忘言意中玄。一句明明体中玄。九月菊花句中玄。向上者。乃是向上之意。故云。三玄向上。末后一著者。昔日世尊。正法眼藏涅槃妙心。付与迦叶。故云。末后一着。便是了当。

    离色离相是真空  撒手扬扬不染尘

    一点灵光自家的  清净来往不见踪

    若得离色离相一个清净真空。故云离色离相是真空。佛云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可以具足我人诸相见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世尊。如来不应以具足我人诸相见。是故撒手扬扬不染尘。须菩提言。何以故。如来说我人诸相。即是妄念识心。非为具足。若得妄心识心俱无。是名诸相具足。具足非具足。不从外得。乃是一点灵光。故云。一点灵光自家的。这一点灵光。在眼曰见。在耳曰闻。在鼻曰嗅。在舌曰论。在手曰拈。在脚曰奔。通身周遍。彻满十方。明者唤做佛性。不明者唤做鬼魂。是故清净往来不见踪。

    离色离相。念佛当生极乐邦。九品莲开放。出广长舌相。佛。弥陀放毫光。接引众生。同赴莲花藏。本性常闻般若香。本性常闻般若香。

    离色离相之人。不于一佛二佛。三四五佛。而种的善根而已。于无量千万佛之所恭敬供养而种诸善根。闻此金刚章句。乃至一念生清净者。所以难进难解。故劝修行人一心念佛。当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九品莲开花开面光阿弥陀佛。出广长舌相。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咦。阿弥陀佛。舌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头有几能大。大弥陀经云。阿弥陀佛。身长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。佛领头云。弥陀两眼号绀目。绀目澄清四大海。阿弥陀佛。眉间尝放白毫光。白毫宛转五须弥。一个须弥山王。广高十六万八千由旬。阿弥陀佛。身中有八万四千相好光明。光中化佛无数亿。化菩萨众亿无边。如此者。科仪有偈曰。步步头头皆是道。弥陀原不住西方。法身遍满三千界。化佛权为十二光。若念得这个弥陀佛着。接引众生。同赴华藏庄严世界海。是故同赴莲花藏。行人若依般若波罗蜜多法者。才到得华藏庄严极乐世界。是故本性常闻般若香。若即一念念佛。观想西方。即到得西方极乐。莲华化身。花开见佛。还要悟无生法也。咄。西方是有是无。噫。一切皆是妄想所生。了妄归真也。

    非说所说。不在分别。响亮一声。石人脑裂。

    解说非干舌。能言不在声。说的不是法。听的不是经。佛言须菩提。汝勿谓如来作是念。我当有所说法。我虽说法。无有说法之意。汝莫作如是之念。何以故。若人言。如来有所说言。即为谤佛。不能解我所说。故须菩提。我说法者。不在语言上说。不在文字上说。皆在自性上。建立三宝开导迷人。领见本性。故云。无法可说。是名说法。凡夫说法。我能我会。我悟我达。能所不除。虽然说法度人。如贫数富宝自无半分文。即是地狱种子。如来说法。如响应声任用无心。不同凡夫作生灭心说。若言如来有能所说法。即为谤佛。昔日善星比丘讲得十八香象?经。人我不除。生身活陷地狱。云光法师。讲得天花乱坠。贪嗔不改。堕在堰牛。杂摩经云。真说法者。无说无示。真听法者。无闻无得。了万法空寂。故云非说所说。不在分别。尔时慧命须菩提。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。于未来世。闻说如是般若之法。生信心不。佛言须菩提。生信心受持此金刚经者。四相永绝。我人不生。彼非众生。执着人我。四相不除。非不众生。何以故众生。众生者。执有执无二众生也。如来说。众生心同太虚非是众生。乃是解脱佛性。若是执有执无者是名众生。若有人。明得此经之理。体得此经之行。讲说此经者。乃是法雷响亮一声。把这些打死坐的石人。惊得胆战心寒。故云响亮一声。石人脑裂。咄。行到山尽水穷处。悬崖撒手处。瞬目之时。忽然?地一声。由如轰雷霹雳。掇转虚空通身无我。咦。命根顿断虚空裂。独露堂堂一法身。是故响亮一声。石人脑裂。

    非说所说实强高  要知平地起波涛

    三心顿彻须弥顶  一点灵光透九霄

    非说所说者。乃是不说而说。心无住相。如是之人实是强高。虽然如是不明自己。不断生死根是故要知平地起波涛。若知起处。便知生死根源。昔日刘海月参白云师父。拜而问曰。弟子念虑。降伏不住如何。师问曰。是谁念虑。海月云。弟子。师云是谁降伏。海月似省不省。沉吟微笑。师云。来去都由你。闹好没主宰若是敌他不过。即便放下。更要知放下的是谁。若识得自有主宰。便不被他瞒过。海月遂省。礼拜而谢。又有石霜和尚问。石头和尚。举念。不停时如何。石头云。咄。是谁举念。石霜于此大悟但只如此。念念不离当处。举意思虑语言知觉。从何而出故云要知平地起波涛。若识得了。只要三心顿彻过去心不可得。现在心不可得。未来心不可得。此三心顿彻人。现在三界之外。是故三心顿彻须弥顶。一点灵光透九霄。

    非说所说。聋汉听经哑解说。铁树花开放。至今无枝叶。佛。这事委的拙。说者听者。其实难分别。古佛西来玄妙诀。古佛西来玄妙诀。

    讲说非干舌。闻声不是声。哑子谈妙法。聋子隔壁听。此言无情说法。乃是浔潺绿水。出广长舌。出云腾鸟飞。水流风动。百草生芽。星移斗转。昔日苏东坡。一见有省。偈曰溪声尽是广长舌。山色无非清净身。夜来八万四千偈。今日如何举似人。此无情说法。喻如铁树开花。虽然开花。却无心也。无枝叶者。若是有情人说法。便有羊车。鹿车牛车。分为大乘。中乘小乘。有枝有叶。若乃无情说法。直指人心。见性成佛。无有枝叶。是故。至今无枝叶。我的佛。无情人。又不念佛。又不拜佛。又不烧香。又不点烛。又不诵经。又不打坐。这事其实委的拙。若是说经者。诵经者。听经者。听说者此二等人。会不着西来大意。故云。其实难分别。昔日如来正法眼藏。神光三拜。依位而立。又昔日须菩提。讲般若法。大梵天王来听法。赞云。尊者讲得好般若法。尊者云。世尊谈经四十九年。不曾开口。我亦不曾开口。如何称赞妙法。天王云。我一法不听得。实是般若妙法。呵呵听的不曾听。说的不曾说。是故。才是。佛祖西来玄妙诀。

    无法可得。对面不识。父子上山。各人努力。

    悟性空故。无法可得须菩提。白佛言。世尊。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心无所得耶。佛言。如是如是。佛叫须菩提。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乃至无有希求少法可得。是名叫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言。心上清净即是菩提。佛言。如是。如是我于菩提实无希求之心。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乃是自己灵觉真性。咄。要见真性么。不须觅火把灯寻。渴饮饥餐常对面。故云。父子上山。各人努力。

    无法可得最为高  灵山会上转千遭

    修向莲台分明现  弥陀出现赵州桥

    五蕴本空。四相俱忘无一法而可得如是之人。最为高强五蕴空。四相忘的人。由如亲在灵山会上。转过千遭。面见释迦牟尼佛。印证是实。虽然如是请问老师。昔日释迦佛。灵山说法。双林涅槃。今在何处。呀。遍大地都是释迦佛。的丈六金身。是故灵山会上转千遭。金时有等迷人。即知西方极乐世界。莲开见佛。不想此处。就是莲花化生。我今明说。信受奉行。此地下。金沙轮所持。金沙轮下水轮所持。水轮下风轮所持。风轮空虚所持。有一大莲花所载。一莲花中。载一须弥山王。七环香海。七环金山。一四大盐海。一四大洲。一日月所照。名一世界。小千世界。小千莲花。每各一千。有一大莲花。总载。名中世界。千个中千世界。又一大莲花总载。名为三千大千世界。为一佛刹土。上下二十佛刹。最。下一大莲花所持。名为宝光明刹种。妙光香水海。周围十数。中间一数十数之外。又有十数。共二十一个宝光明刹种。总该四百二十个三千大千世界。又有一大莲花所持。名华藏庄严世界海。是故。修向莲台分明现。赵州桥者。即是两肾。左肾为人种。乃是先天父精。右肾为人根。乃是后天母血。精血聚会。结成色身。呼吸在两肾起落。呼出是父精。吸入是母血。此是人的根种者也。号为赵州桥若是赵州桥摊了。本性弥陀去了。故云。弥陀出现赵州桥。

    无法可得。色即是空空是色。色是真空舍。权把房儿借。佛。无二亦无别。海底嫦娥。却似天边月。影落千江月一摄。影落千江月一摄。

    既然无法可得。自己就是真空法性。这个真空法性。无有色相。则不能显。色相无有真空法性。则不能生。无垢子云。法身与色身不必论疏亲。皆赖东君力。花柳一般春。故云。色即是空。空是色。此色身田如客店。主人暂住。主若离舍。屋即假塌。主人常在。故云。色是真空舍。权把房儿借。我的佛。天地日月。山河大地。草木丛林。男女相貌。一切万物皆是真空发现是故。无二亦无别。嫦娥就是月也。水喻色身。月喻真空法性。故云海底嫦娥。却似天边月。影落千江月一摄也。

    净心行善。如露如电。作些透法。通行一线。

    清净身心。行诸善法。复次佛又叫须菩提众生本性。与诸佛无二。故言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。是名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修三菩提人。以无我。无人。无众生。无寿者。修一切善法。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此菩提法。上至诸佛。下至昆虫。尽含种智。故言平等。无有高下。但离四相。修一切善法。则得菩提。不离四相。修一万年。不得菩提。何名善法。于一切法。心无染着。对一切境。心不动摇。于出世法。不贪不爱。于一切处常行方便。到一切处。为说正法。领悟菩提。是名修一切善法。佛又叫须菩提。所言善法者。希望果报。如来说非善法。若心不望果报。是名善法。故云。净心行善。一切修行之人。不识此理。但去参禅打坐。打七炼魔。拜经拜佛。念经念佛。烧香点烛。修寺建塔。斋僧布施。求生天上人间。后世福报。报尽还入地狱。这些有为之法。如露如电。若要超生脱死。离色身外。别参一步。故云作些透法。通行一线。咦。通那一线。呵呵。里外一体空。诸人拿不着。

    净心行善好修行  世上有卷无字经

    若还有人寻得见  便是知识出世人

    以清净心。行诸善法。佛叫须菩提所言善法。希望果报。如来说。非是善法。不望果报。是名善法是故。净心行善好修行。虽然说一切善法。不望果报。乃是无字上发出来的。此一卷无字真经。又不在纸上。又不在身上。又不在眼耳鼻舌上。又不在手。拈脚走上。却在世上。科仪有偈曰。数行梵字云中雁。一曲无声涧底琴。德胜河沙浑不用。清风明月是知音。是故。世上有卷无字经。若还有人寻得见。便是知识出世人也。

    净心行善。般若堂中去参禅。若要光明现。单单提一念。佛。着力用心参。万法皆空。无为真人现。自在逍遥坐宝莲。自在逍遥坐宝莲。<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